这个都是可以的 但是目前新四板没有任何意义 新三板的流通率也不号 实行的是核准制
第一步、在任意一个证券公司开一个股票户,如果已经有股票户就不用再开了。
第二步、开通新三板权限。
第三步、购买新三板股票。上新三板资本圈,找自己的意向项目进行投资。
客户账户资质
参与挂牌公司股份转让业务的投资者,应当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可以是下列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
(1)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法人机构;
(2)实缴出资总额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合伙企业。
2.集合信托计划、证券投资基金、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以及由金融机构或者相关监管部门认可的其他机构管理的金融产品或资产。
3.自然人投资者,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客户本人名下前一jiaoy日日终证券类资产市值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证券类资产包括客户jiaoy结算资金、在沪深jiaoy所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股票、基金、zj、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等,不包括客户信用证券账户资产。
(2)客户具有两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或具有会计、金融、投资、财经等相关专业背景或培训经历。
客户投资经验的起算时点为其本人名下账户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上海证券jiaoy所或深圳证券jiaoy所发生首笔股票jiaoy之日。
4.其他投资者(受限投资者)
公司挂牌前的股东、通过定向发行持有公司股份的股东、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细则(试行)前已经参与挂牌公司股票买卖的客户等,如不符合参与挂牌公司股票公开转让条件,只能买卖其持有或曾持有的挂牌公司股票,开通权限时需提供持有或曾持有的挂牌公司股票凭证。
概括起来就是,
如果是个人名义参与,需要有500万金融资产放在股票账户上验资2-3天。
如果是以合伙企业名义参与,需要有有500实缴资本。
如果是其他企业或者有限责任公司,需要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
券商开通新三板权限基本上就2-3个工作日,需要你向你开户的证券公司提出申请,并填写一堆表格。
权限申请完成之后,就可以在二级市场上随便买卖新三板的股票,也可以参与三板的定增。
注册制的推行对新三板的影响很复杂,是多方博弈的最终平衡,简单分析如下:
企业想上市,一为融资,二为出货,三为名声。
融资这个东西,三板基本上是可以给优质企业解决了,差的企业,你去哪都融不到资,三板没义务把钱送给垃圾公司。现在pe也纷纷意识到了三板的重要性,对于有意愿上三板的优质企业,pe也是愿意投的。对于规模较小的公司,上三板融资肯定是一个比较快捷的方式。
出货,三板现在是出不了货的,但是,去年已经出了做市商,今年三季度要出竞价jiaoy。现在竞价jiaoy系统已经在进行测试了。你说这个竞价出的可能性有多大,可以说非常大。这届政府力提直接融资的决心是比较大的,比如沪港通,虽然中间经历了波折,但最终还是出来了,注册制现在证实行动也是超出预期,新三板作为完全照搬纳斯达克的市场,竞价肯定要出。竞价一出,必然伴随着投资者门槛的下降,到时候pe就不愁退出渠道了。
名声,现在新三板名声虽然仍然没有上市好听,但随着新三板政策的一步步落实,明星企业在新三板引发的奇迹逐渐被公众所知,这个市场早晚会打响名头。
注册制对于新三板的影响,与其推出的时间节点有一定关系。当新三板实现竞价jiaoy后,企业其实就失去了转板的意义,如@沈一冰 所说,以前很多券商忽悠企业上新三板是用转板当武器,现在都不这么干了,竞价jiaoy的推出预期太强烈,企业基本都知道了。上了新三板的企业,也总是号称以转板为目标,其实是面子问题,是给企业关联方一个美好预期的问题。也就是说,当竞价先于注册制推出,会大大减少转板企业数量;当注册制先于竞价推出,一些三板企业会为了尽快实现退出或其他原因,想办法转到主板去,这会导致新三板流失一定的优质企业。
其二,注册制出来后,未挂牌/未上市企业如何选择?
首先要确认的一点是,注册制打开了企业的上市通道,企业不能只上不下,一定要有一批上市的垃圾企业滚蛋。从前一段证监会严查违规企业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垃圾公司,注定要从主板上消失,壳资源今年就会失去价值。当上市成为市场行为,投行会不会承揽,jiaoy所要不要你,将会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的质量。到时候,一些企业会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以前自己靠着裙带关系还有机会排队ipo,注册制来了之后,竟然没有人愿意帮自己上市了。
甚至,一些已经上市的公司,发现自己在主板混不下去了,每年审计费用又高,公司不挣钱,还要执行严格的财务披露制度,公司螃蟹丢了还要被投资者骂。毫不夸张的说,这些企业甚至会考虑转板到新三板去,避避风头。
还有一些小公司,比如20年前的微软和苹果,他们是亏损的,甚至是奇葩的,不被认同的。他们注定没法上市,注册制跟他们没关系。他们想搞直接融资,唯一的选择就是新三板,从协议转让,到做市,到竞价,这样一层一层升级上来,最后成长成为参天大树。20年后,媒体管这种公司叫资本市场的奇迹,现在,这些亏损的公司一文不值,只有新三板能给这种企业机会。
那么,注册制对新三板是利空还是利好?我个人甚至认为有些偏利好的成分。
定位最尴尬的,我反而认为应该是不上不下的深交所。
会使新三板上市变得很容易,挂牌企业会剧增。
同时品质会持续下降,投资风险会逐步提升。
今日上海进出口博览会开幕,重点提出了关于上海jiaoy所设立科创板并且试点注册制,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大举措,并且盘中也导致了创投概念股强势拉升,那么我国目前为什么要设立科创板并且采用注册制,跟进出口博览会有什么关系,对于接下来中国资金市场特别是一级市场融资有什么影响,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1.会议开幕重点强调为外资提供好的营商环境中国改革放开以后跟外国贸易逐步紧密,但是金融改革一直没有完全开放,并且中上市jiaoy所包括上海证券jiaoy所和深圳证券jiaoy所,设立了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为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了便利,但是我们完全没有对于外资企业的上市提供良好的环境,目前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的公司都是国内企业,并且主板和创业板都是实行的核准制,而国外大多数都是注册制,如果真的真的放开金融市场注册制试点是必然。我觉得这是配合外商融资和营商环境的一大举措,主要是在中国实体开放和金融放开的相配合,吸引外商的投资,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2.科创板明显偏向科技类公司科技的发展代表了后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在中美贸易下,我们主要软肋在于科技的落后,特别是中兴通讯的事件背面值得我们思考的就是在芯片上的落后,这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大产业方向,所以设立科创板我个人觉得主要是吸引外商在中国的科技类公司的投资,很明显我们看到中国目前已经有创业板和新三板,还要设立科创板并且是注册制,所以只要外商企业来投资后中国市场给你提供了融资的条件,这也是吸引外商在华投资的一大举措。3.注册制是成熟资本市场的表现其实我国一直提出后期会实现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但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尚未成熟,目前完全实现注册制还不具备条件,但是外国都是大多数都是注册制的上市标准,而且大多数企业上市后经验较成熟,我们中国可以借鉴,后面为中国实现注册制做好准备。
所以我觉得在上海进出口博览会上提出资本市场上的改革是主要为了外资在华投资便利和融资的便利,并且可以借鉴成熟外资的经验。上面三点我根据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外资的投资的经验,中国设立科创板和注册制较为合理。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观点的可以在评论区评论交流
科创板上市公司不要求盈利,创业板上市要求盈利。
另外,创业板容量大多了,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是科创板的8倍,总市值是科创板的5倍,创业板平均自由流通市场是科创板的2倍左右,jiaoy机会更丰富。
现在实行注册制后,将吸引更多优质公司,jiaoy空间更广,估值相对科创板低估。
但个人投资难度很大,创业板现在涨跌幅限制放宽到正负20%了,对散户太刺激了,建议还是通过创业板基金投资,现在获批的一共是四家,分别是万家、富国、大成和中欧创业板基金,可以安利下中欧发行的创业板基金,之前买过中欧时代先锋和中欧医疗健康,体验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