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殷顺海
注册资本: 23544.00万元
成立日期: 1992-08-17
经营业务: 投资及投资管理;加工、制造中成药及中药饮片;销售中药材、中成药及
中药饮片;货物储运、药膳餐饮(仅限分公司经营);货物进出口、技术
进出口、代理进出口。
企业类型: 国有企业
二、实际控制人
名 称: 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说 明: 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
100%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5.24%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
公司
都是同仁堂集团下面的子公司,只是分别独立经营而已,可以使用同仁堂商标的。
这种事情一定不要发生,你用了500,如果在下月2号还款日到来之前资金紧张,可以先还最低还款额,但如果不还就会造成逾期,中国人民银行都会有每个办卡人员的信誉档案,如果一但不还款就会对信誉度有影响,对于未来买房,买车,以及办理其他需要贷款或是与银行有关的业务都会有很大影响
同仁堂集团是属于国资委的,下属十大公司中只有股份、科技还有商业公司也就是同仁堂连锁总部是纯国企,其他公司一般都是与香港等外资合资的,比如同仁堂制药公司是与香港泉昌公司合营的,当让同仁堂是大股东了。比如药店,大栅栏店属于股份公司,崇文门店也属于股份公司但是也有上边说的香港全场公司的股份,其他一些小型连锁药店有很多是加盟店,由连锁总部下派人员住店监管。
同仁堂国际(trt
international)是一家聚焦健康垂直领域的互联网公司,同仁堂国际由同仁堂集团下的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国药投资建立。
电视剧《大宅门》讲述了清末民初时期北京一家中药世家如何从一家普通药堂步步成长为民族老字号的传奇故事。
其中,药堂百草厅的现实原型就是北京百年老字号“同仁堂”,而白家便是“同仁堂”的创始人乐良才所在的乐氏家族。
乐家并非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其祖籍也很难再考,乐良才这一支为宁波乐氏,祖籍慈溪,即现在的慈城镇,到乐良才这一辈,宁波乐氏已经经历了二十六世。
明初,乐良才原本是宁波府的一个普通江湖郎中,靠着一手祖传的行医秘方和技术为生。之后永乐帝迁都北京,乐良才也从宁波迁到了北京城。乐良才定居北京后开始娶妻生子,乐家也开始了以家族企业经营为模式的行医生涯。
北京乐氏传承到四世乐显扬,才开始逐渐走向辉煌。乐显扬很有医药天赋,加上自幼便传承家学,成年后又苦读医术,最终得以进入清廷太医院供职。乐显扬成为官医,标志着北京乐氏正式结束江湖行医的历史。乐显扬自幼便有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有了官方身份后,乐显扬就萌发了开药铺以济百姓的想法。
康熙八年(即1669年),北京乐氏四世乐显扬在北京城正式创办“同仁堂药室”。据传,“同仁”之意来源于《易经》中的“和同于人,宽广无私”一句。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乐显扬去世,乐氏五世乐凤鸣子承父业。
不同于其他几个兄弟,乐凤鸣和父亲乐显扬一样,自幼便对中医学情有独钟,所以乐氏五世中只有乐凤鸣真正得到了乐显扬的真传。
乐凤鸣接掌同仁堂药室后,不想辜负自己的医学天赋和先辈的期盼,一心只想将同仁堂药室发扬光大。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乐凤鸣决定将同仁堂药室搬迁至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路,并将其正式改名为“同仁堂药铺”。
乐凤鸣执掌同仁堂的数十年间,不仅开创了同仁堂“前店卖药,后场制丸”的经营制作模式,还编撰了后来风靡全国并对整个医药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的《同仁堂药目》。
被乐凤鸣发扬光大后的同仁堂,随后也得到了皇帝的另眼相看。雍正帝看中了同仁堂在药材原料上的精挑细选以及加工上的制作精良,最终在雍正元年正式聘用同仁堂为朝廷御药房供药单位。
此后的清朝皇帝也一直承认同仁堂的皇家身份,同仁堂的辉煌得以延续至清廷灭亡。
同仁堂从一家普通药铺起步,一步步成长为一家影响全国的连锁药铺,凭借的就是乐氏家族宁缺毋滥、诚信经营的医者仁心和商业精神,同时它也见证了中华文明数百年之间的风雨兴衰。